本报道基于对上海青浦、江苏吴江、浙江嘉善三地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调研,结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发布的官方数据,全面呈现示范区成立三周年来的创新实践,重点剖析制度突破、生态治理和产业转型三大领域的协同发展成果。


【长三角特别报道组 主笔记者周明】清晨6点,太浦河上的联合巡逻艇开始了一天的工作;上午10点,华为青浦研发中心的工程师正与吴江供应商进行技术对接;下午3点,嘉善祥符荡畔的科学家们在长三角智慧绿洲进行水质监测。这些场景生动诠释着"不破行政隶属、打破行政边界"的改革理念。数据显示,示范区成立三年来累计推出112项制度创新成果,跨界水体优Ⅲ类比例提升至92.5%,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186%。

■■■ 制度创新的破冰之旅 ■■■
1)改革突破:
• 统一标准体系:建立73项
• 跨域项目审批:最短7个工作日
• 联合行政执法:实施482次

2)典型案例:
- 医保"一卡通2.0"全覆盖
上海龙凤419手机 - 联合河长制治水新模式
- 科技创新券跨区域通兑

■■■ 生态治理的协同实践 ■■■
1)环境改善:
• PM2.5平均浓度:下降38%
• 生态修复面积:完成156平方公里
• 绿色建筑比例:达95%

上海龙凤419官网 2)重点项目:
- 蓝色珠链水生态修复工程
- 长三角湿地保护网络
- 太浦河清水走廊建设

■■■ 产业转型的绿色路径 ■■■
1)经济发展:
• 数字经济增速:年均21.5%
• 单位GDP能耗:下降28.3%
上海龙凤419 • 绿色金融贷款:突破800亿元

2)创新集群:
- 青浦华为研发中心
- 吴江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
- 嘉善复旦研究院

(数据来源: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三周年评估报告、三地统计局联合公报、生态环境部长三角监测中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