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道历时三个月深入调研上海张江、杭州未来科技城、苏州工业园等8个数字经济集聚区,采访46位企业高管、技术专家和政府官员,从基础设施共建、要素市场互通、产业生态协同三个维度,系统呈现长三角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新图景。


[第一章 数字底座共建]
■ 新型基础设施布局:
- 上海:算力枢纽(占区域总量42%)
- 杭州:云计算中心(阿里云全球第三大基地)
- 苏州:工业互联网平台(连接设备超百万台)
- 合肥:量子通信网络(世界首条干线)

■ 协同建设成果:
√ 5G基站共建共享率达65%
√ 长三角数据中心集群启动
√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互通
√ 区块链服务网络跨域部署

[第二章 要素市场互通]
★ 数据要素流通:
① 公共数据开放:
夜上海419论坛 - 跨省接口调用量月均超千万次
- 政务数据共享目录统一编制
- 建立数据安全流动负面清单

② 交易市场建设:
- 上海数据交易所年交易额破50亿
- 成立长三角数据交易联盟
- 制定统一的数据资产定价标准

★ 人才柔性流动:
- 数字人才互认机制覆盖6类职业
- 共建数字经济人才培训基地
- 实施技术专家"双聘制"
- 发放跨区域数字人才绿卡

上海花千坊爱上海 [第三章 产业生态协同]
◆ 重点产业链:
- 集成电路:设计(沪)-制造(苏)-封测(皖)
- 人工智能:算法(沪)-应用(浙)-芯片(苏)
- 生物医药:研发(沪)-生产(泰)-流通(杭)

◆ 协同创新案例:
√ 长三角数字孪生城市项目
√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互认
√ 工业APP共享超市
√ 跨境电商公共服务联盟

[第四章 挑战与突破]
● 现存瓶颈:
- 数据产权界定不清晰
上海品茶论坛 - 算力调度机制不完善
- 标准规范尚未统一
- 利益分配有待优化

● 创新实践:
√ 建立数据资产登记制度
√ 试点算力资源跨域调度
√ 编制长三角数字标准白皮书
√ 探索数字经济统计核算体系

[未来展望]
1. 共建国际数字枢纽
2. 培育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
3. 打造全球数据要素配置中心
4. 构建数字治理示范区
5. 完善协同发展机制